Skip to content

哈蘭. 米勒 (2019)

哈蘭. 米勒

2019年5月31日-8月24日

日期

2019年5月31日-8月24日

地点

White Cube Hong Kong

香港中环干诺道中50号

香港白立方隆重呈獻哈蘭.米勒於香港的首次個展,展出全新的繪畫、創作草圖及版畫,從而凸顯藝術家對文字、影像和繪畫語言鍥而不捨的探索精神。

在地面層展出的全新大型油畫系列,指涉書籍封面設計;巨大的英文字母在畫面上互相交叠,色彩紛陳,而畫的下方則是一片中性顏色的色塊,上面注有簡短而耐人尋味的「書名」,如「罪」、「愛」和「上司」等,其旁的「作者」名字則一律是藝術家自己的名字。藝術家一改以往享負盛名的風格,並沒有挪用企鹅平裝書的經典封面設計,而是將文字化身為繪畫的形式,令字母的負空間、線條和曲線成為圖像與構圖不可或缺的部分。米勒通過這個將不同字母分離重叠的過程,將空間化整為零,破碎的空間感令視野變得一片模糊,有效地解構語言本身的形式和指稱。在《XXX》(2019)一作中,由紅色、橙色和黃色的圖層交織而成的字母,彷如晃動中的物件;這些立時被壓扁的通透形狀,摇曳多姿,猶如連續播放的透明幻燈片。

米勒的作品所包含的文化指涉相當廣泛,當中包括60及70年代的平面設計,以及戰後心理學書籍大膽、激勵人心的封面設計。然而,當中尤為具體的是它們與美國中世紀繪畫的關聯,這是藝術家在其創作中一再回歸的指涉點。這些畫作暗示着一個敘事的起始,但卻保持着抽象和開放的格局,以利多重解讀的可能性。米勒在畫中以自己的名字作為作者名字,開拓了一個使自己成為另一個自我的第三空間。通過繪畫的形式探索過程,藝術家令事實和虛構之間的界線漸趨模糊,造成視覺的破裂,從而激發起語言在視覺領域內固有的可能性,並對之提出質疑和關注。這一相同的構圖格式在同場展出的全新水彩畫系列中也一再出現;在這些細膩的姿態水彩畫中,不同顏色的粗體字體層層相叠,色彩濃厚飽滿,而「書名」及「作者」的描繪更是細緻入微,儼然就是一個極為可行的封面構思,只是尚未付印。

與地面層的硬邊畫相反,於一樓展間展出的全新小型繪畫洋溢着奔放的表現力,以厚塗、滴彩和渲染手法塑造的畫面,充滿觸感,並具有繪畫性的特質。在其中一件作品《途徑》(2019),米勒以包含藍綠色、粉紅色、綠色或藍色空間的三角形圖案和尖銳的對角線,向裝飾藝術和20世紀早期設計所崇尚的柔和色調和線性圖形致敬。這幅畫作也同時令人聯想起流行的精神意象,隱約帶有神秘主義的色彩;其向上的幾何構圖與厚重的紋理之間存在着一股明顯的張力;而滴墜在畫布底部的顏料,則在淡淡的色彩中顯露出千變萬化的層次感。此作也是以重叠的字體為主體,筆觸風格直接指涉抽象表現主義,尤其是賈斯培.瓊斯的《0到9》系列(1960-61)--其作品中的數字互相交叠,緊密地擠壓在媒材的矩形框架之內。米勒的畫作以鮮豔的原色層層建構,他以手創造的效果,從畫筆留下的印記,以至由沾上顏料的海綿在畫布上拖拽而成的微凸線條,均是圖像的重要組成部分,不可或缺。在這些作品裏,米勒探索文字的形式潛力,將它們推向矩形畫布的邊緣,並將字母的負空間直接置於構圖的中央--恍如畫中心的一道暗孔。

哈蘭.米勒於1964年出生於英國約克郡,現於倫敦居住和工作。其個展包括英國蓋茨黑德波羅的海當代藝術中心(2009年)和塞哥維亞金塔納宫(2015年)。曾參加的群展包括倫敦薩默塞特宮(2016年); 劍橋大學耶穌學院的「近在咫尺的雕塑」展覽(2013年);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夏季展(2005年、2006年、2007年); 德國曼海姆藝術館(2004年)和倫敦當代藝術學院(1996年)。2008年,米勒為倫敦白立方和肖爾迪奇市政廳合辦的群展「你挖隧道,我來藏土」擔任策展人。

Installation Views

Harland Miller

Visit Artist Page

Create an Account

To view available artworks and access prices.

Create accou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