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克利斯蒂安.馬克雷
SCREAMS
16 November 2017 – 13 January 2018
香港白立方榮幸呈現克利斯蒂安.馬克雷(Christian Marclay)的新作。作為在香港的首次展出,他將為觀眾帶來一整套獨特的大尺幅木刻版畫。該系列是藝術家對靜態圖像所包含的聲音感知的持續探索,並研究聽覺與視覺在物理和文化層面的相互影響。
這組新的版畫是表現性的,它們綜合了拼貼,數位科技,以及傳統的版畫技法。呐喊著的面部碎片來自漫畫和其它地區的動漫,它們被重新組合成為如同面具一般,勾人心魄的面孔。各種帶有強烈情緒的,哭泣或流汗的卡通角色, 散發出安靜而又有爆發性的力量,讓其間的敘事充滿了各種可能。
這組作品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現代藝術中最為聲名遠播的傑作之一: 挪威畫家愛德華. 蒙克(Edvard Munch)的版畫作品 "呐喊 (The Scream) "(1895)。蒙克將一個呐喊的形象變成了一個標誌;馬克雷則強調了其中可以被看見,卻無法被聽見的,來自存在本身的傷痛。
這些新作結合了數碼和傳統技術,它們由小幅拼貼開始,在掃描,放大之後,再通過數控雕刻機刻入膠合板或者歐松板 (定向結構刨花板,由木片製成) 。然後,這些木刻的痕跡,再通過蝕刻技術,與木板的紋理融合在一起。這一過程需要非常細緻地考量每塊木板的的獨特紋理,再從其中選擇一部分,形成特殊的圖案。例如像眼睛一樣的木節瘤,或者像聲波一樣的環狀年輪,它們與原有的木刻圖案合併後,就變成了新圖像的一部分,例如變成了下巴,鼻子,或耳朵。由此,在圖像和紋理,前景與背景之間,馬克雷製造出迷人的視覺干涉,在相互吸收與排斥之間營造出統一的視覺領域。
"我的許多作品都是關於圖像如何表達聲音, 以及聲音如何被圖像表達的",馬克雷曾這樣說。就像他那些著名的擬聲作品一樣,新的版畫也與此有關。將視覺的尺幅和聽覺的幅度關聯在一起之後, "放大"的概念就被暗示出來了;就像策展人湯姆. 莫爾頓 (Tom Morton)提出的 "精神拼貼"那樣:由視覺和聽覺所共同感知的,"安靜"卻又"刺耳"的調性。同時,就像"身體混搭(Body Mix) "系列 (1991-92) 將唱片的封套與"精緻的軀體(exquisite corpse)"相拼貼,或者像早期的 "合唱 (Chorus)"(1988) 將許多嘴從各自的照片裡獨立出來, 組成了一個合唱團,新作品也在刻意製造視覺的斷裂感。這種斷裂感來自馬克雷美學中的"取樣"方法----無論早期的音樂表演和黑膠碟還是最近的影像,攝影,和版畫----他的創作都在從轉瞬即逝的流行文化中找到一些碎片,改變這些碎片的位置和背景,讓它們生成新的形式和意義。
Create an Account
To view available artworks and access prices.